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那座位于斯特拉特福的运动员村曾接待过来自204个国家的1.7万名运动员。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奥运村后来成为了多位世界杯球星的临时住所,为他们的职业生涯留下了独特的记忆。
"住在奥运村的感觉很特别,你能感受到历史的重量。那些墙壁见证过博尔特的辉煌,也见证过我们的世界杯备战。" —— 某匿名国家队球员
奥运会结束后,这座耗资11亿英镑建造的运动员村被改造成了East Village住宅区。但在过渡期间,多个国家队选择将这里作为世界杯前的集训基地。宿舍楼被重新布置,双人间改成了更适合足球运动员的四人间,公共区域增设了桌式足球和电子游戏区。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2014年世界杯期间,某支南美球队的球员在宿舍走廊组织即兴的"室内五人制"比赛。据传,一位后来在世界杯上成名的球星正是在这样的即兴比赛中找到了突破防线的灵感。
原本的运动员床铺(长度2.2米)对平均身高1.85米的足球运动员来说略显局促。管理方特别加装了床尾延长板,并为每间宿舍增设了冰浴桶和按摩区域。
如今,这些故事已成为足球界的都市传说。每当世界杯临近,总会有记者探访这些曾经的宿舍,寻找那些被时间封存的足球记忆。或许下一届世界杯,又会有新的故事在这些特殊的空间里诞生。
—— 摘自《足球与城市》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