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日本世锦赛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男篮与斯洛文尼亚的生死战中,王仕鹏在比赛最后5.8秒命中压哨三分,帮助中国队78-77险胜对手。这个载入史册的进球背后,是王仕鹏整届赛事场均11.5分2.1篮板1.4助攻的稳定输出,三分命中率高达42.3%。
"那记三分不是偶然,我们训练时王仕鹏每天要加练200个底角三分。"——时任助教郭士强回忆道
这届赛事后,国际篮联技术报告显示:王仕鹏的无球跑动距离位列所有得分后卫第3,其底线穿插战术成为多支球队重点研究对象。在姚明吸引包夹时,他的空切效率达到惊人的每回合1.4分。
场次 | 得分 | 三分命中率 |
---|---|---|
vs美国 | 17 | 5/8(62.5%) |
vs意大利 | 13 | 3/5(60%) |
如今回看,这届赛事不仅是王仕鹏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更开创了中国男篮"双核驱动"的新时代。他的数据或许不如NBA球星耀眼,但那些关键进球和战术执行力,永远铭刻在中国篮球的荣誉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