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后,高崚并未选择安逸。2011年她尝试进入北京市公安局做文职工作,每天整理文件、处理资料。同行说:“她穿警服那会儿特别认真,可总是忍不住惦记着球场。”没过多久,她又回到熟悉的体育圈,先是在北京体育大学任教,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战术技巧,讲述如何调整赛场心态。学生们尤其喜欢听她分享奥运赛场上的点滴细节,“高老师讲到和张军配合杀球时,眼睛里都闪着光。”
现在的她是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大部分时间投身于青少年推广。去年,她去云南一所乡村小学,蹲在操场上耐心教孩子们握拍。阳光下额头渗出汗珠,但听到孩子们一声声“高老师,我学会了”,她的笑容比拿冠军时还灿烂。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坐在解说席上,看到国羽小将得分时情绪激动,声音里难掩兴奋。熟悉她的观众说:“听她解说,就像跟着回到了赛场,连心跳都加速。”
高崚的学业也一直在进步。2004年她从中国地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近几年又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课余时间总抱着书本,认真做笔记,令同学惊讶:“她比我们这些应届生还勤奋。”她说:“无论年龄多大,都得有新的追求,不然生活太无趣。”
生活中的高崚,更像是个平凡的妈妈。2009年她与企业家吴圣结婚,育有一儿一女。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晚上陪他们写作业。偶尔被拍到在菜市场买菜,提着大包小包的模样,和当年赛场上那个“凌厉杀球手”判若两人。她常对朋友说:“孩子喊我一声‘妈妈’,比拿金牌还让我安心。”夫妻俩偶尔一同参加公益活动,吴圣笑言:“家里的大事小事她做主,我负责当她坚强后盾。”一幕幕生活烟火气息,温暖而真实。
提及过去,她从不回避那段与羽毛球男单名将陈宏的恋情。两人曾是国家队的队友,一起训练、比赛,曾是羽坛令人羡慕的情侣。后来因生活规划不同分手。如今陈宏任中国香港羽毛球队主教练,偶尔在行业活动相遇,两人仍能笑谈当年的趣事,“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各自安好,挺好。”
赛场上的搭档情谊,依旧是她心头的牵挂。与张洁雯搭档时,一个冷静一个灵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双决赛,最后一分两人一个封网一个杀球,赢后紧紧拥抱痛哭。如今张洁雯虽淡出公众视野,却常在微信里念叨“啥时候再组队打一场?”而她和张军的混双组合被羽坛誉为“教科书式配合”,2024年巴黎奥运会张军作为教练带队取得佳绩,高崚在解说席上隔空为他鼓掌。赛后两人通电话,依旧像当年那样互相“吐槽”训练的艰辛。
这些年,她一直热心公益。自2020年起带领团队在乡村学校建造羽毛球场地,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份完成30多个场馆建设。“小时候我在简陋的场地练球,知道一个好场地对孩子们有多重要。”2023年当选羽协副主席后,她全身心投入青少年培养,今年还筹备全国青少年羽毛球巡回赛,“希望更多孩子爱上这项运动,不管未来走不走专业路,至少能从打球中学会坚持。”
当然,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2023年因社区砍树事件被热议,她解释是想改善家中采光,虽然没提前报备,但已低调解决。她坦言:“谁没犯过错?改正了就好,别耽误前进步伐。”
如今45岁的高崚,依然在自己的人生赛场上挥拍奔跑。从武汉街头的练球少女,到举世瞩目的奥运冠军,再到如今的妻子、母亲与导师,她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充满热情。正如她所说:“羽毛球教给我的,从不是如何赢得比赛,而是如何带着热爱坚持走下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